小编:李老师在教室辅导学生。记者罗磊摄 默默坚持,只为了托起这片偏僻乡村的希望 日前,记者从雷州市出发,采访车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雷州市调风镇官昌下港村,随行的调风镇中心小学陈校长指着一排平房告诉记.
默默坚持,只为了托起这片偏僻乡村的希望
日前,记者从雷州市出发,采访车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雷州市调风镇官昌下港村,随行的调风镇中心小学陈校长指着一排平房告诉记者,这就是只有一名老师和15名学生的官昌小学下港教学点。但在记者眼中,怎么看这里都不像一所学校:一排只有三间房屋的平房坐落在农家院落之中;一块不大的平地就是所谓的操场,尽管里面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学校甚至没有校名,只有走近了以后,听到一间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才提醒我们,这确实是一所学校。在这所袖珍小学里,只有李汉一名教师和15名学生。日复一日,从教3年的李汉用心血浇灌着这些幼苗。
袖珍学校育“幼苗”
记者了解到,1956年就有了这所学校,1996年被拆并为官昌小学的教学点。记者走近教学点发现,李老师刚来这里的时候所写的“尊师 守纪 求实 创新”几个大字依然彰显着这个学校贵有的一种生存精神。
透过教室的窗户,记者看到李老师正在讲台上教孩子们认字,但奇怪的是只有一部分孩子听课,另一部分孩子则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原来,这间教室里坐着全校两个年级的学生,其中一年级11个学生,二年级4个学生。李老师为其中一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或者温习功课。
“这里的教育设施的确显得有些简陋,但再简陋还是要学习。”李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就三间平房,一间是他的卧室,中间一间就是教室,还有一间是村里用来放杂物的。学校没有操场,学生们上体育课就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跑跑、跳跳。
“全能”老师情注村娃
李汉老师今年56岁, 曾在徐闻执教多年,2005年才聘为官昌小学下港教学点的老师。刚来的时候,李老师一点也不习惯,这里没有自来水,只有井水,并且要到村民的家中去打;这里没有市场,李老师只有每周一次回徐闻和安镇家中带来一些生活物资,但即使再艰苦的条件,工作久了,李老师也很留恋这里。李老师告诉记者, 学校虽然小,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和其它正规学校一点也不差,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甚至包括体育、音乐一样也不差。
记者注意到教室上的一张课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安排了两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往往是这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另一个年级就上自习,李老师就像是个跑接力比赛的选手,一段接一段的跑下去,很难有休息的时间。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李老师一个月的薪水在500元左右,很多时候还不能按时领到,不过李老师对此也十分理解。“由于我的工资是村里面给的,村里面的经济时好时坏,也没有办法。”在给记者讲述的时候,李老师还指着自己卧室外面的窗户告诉记者:“这扇窗户坏了很久了,一直没有修好。”
设教学点方便留守儿童
调风镇冯副镇长告诉记者,官昌村是调风镇一个偏远的村落,方圆十公里,只有3000多位村民,并且9条自然村之间非常分散,都隔着崎岖的乡村小路。为了方便适龄儿童读书,村里设了一所小学和3个教学点,让就近村落的孩子入读。官昌小学关校长也说,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村庄,到城里打工,留下来的村民大多靠种田维持生活,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他们的孩子就在这3个分散的教学点读书。关校长还说,由于生源少,3个教学点都只开设一、二两个年级,并且都只有一个老师上课,除了离小学3.8公里的下港教学点外,还有离小学5公里,只有17个学生的东村教学点和离小学4.2公里,只有9名学生的那黄教学点。这3个教学点的老师都实行复式教学,即唯一的老师把语文、数学,甚至音乐、体育都包了,一个年级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孩子就复习功课和做作业。等到孩子们大一点,就可以到官昌小学读书了,群众也认同这样的办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