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雷州市英利镇采访,说到黄章这个人,当地群众由衷地告诉记者,有了这所爱心学校,孩子高兴了,家长心中也踏实了。
“不办企业办学堂,黄章是真心实意为农村孩子找到一个家啊!”、“有了这所学校,我们在外打工的人也安心了。”……在雷州市英利镇采访,说到黄章这个人,当地群众由衷地告诉记者,有了这所爱心学校,孩子高兴了,家长心中也踏实了。
今年9月,雷州市英利圩北出口的新旧207国道交汇处,崛起了一座令人瞩目的教育殿堂——雷州培英学校。
黄章非常关心学校的孩子们。记者 欧阳泽 摄
雷州培英学校是将撤并的那停小学改制而成,由英利籍人士、广州市锦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章投资改建。黄章情系家乡教育,投资200多万元,计划把该校扩建成50多亩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封闭式管理学校。近日,记者深入学校,探访黄章先生创业之路。
磨破嘴皮“取路条”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广州工作的黄章,2000年开创了自己的公司,他的投资置业虽然都在外地,但他一直关心了解家乡的建设发展。他知道家乡英利镇经济发展走在雷州市各乡镇的前列,但他又了解到家乡基础教育比较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留守儿童较多,特别是南部沿海村庄,坡地较少,很多年轻夫妇不是远走珠三角,就是聚到圩上的罐头食品厂或其他行业打工,而圩上原有的学校又班额过大,学位紧缺,致使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成为社会问题。黄章看到这些“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学习不够自觉,决定在家乡兴办一所全托的封闭式管理学校,让这些“留守儿童”在家一样感觉的环境中好好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距英利圩区约一公里的那停小学,到今年的上半年,只有几十名学生了,属布局调整中的撤并学校。黄章认为该校毗邻圩区,交通便捷,办学条件比较优越,遂决定在这里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起初与原办学单位争取校址的过程中,我差点放弃了。”面对记者,黄章一语道出了办学之初的那份艰辛。记者了解到,原那停小学办学单位中的那停、那停塘、王宅三个自然村的群众,大都持怀疑态度,他们都认为,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投资办学不是商人的本意,担心转让校址后,黄章用来兴办企业或投资房地产,所以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黄章掏心掏肺地表达了情系家乡教育、心装“留守儿童”的诚意后,人们终于被黄章的精神所感动。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办学“路条”取到后,那个酷热的夏日里,黄章如火如荼地干了起来。
卖了私家房 投资新学堂
“一个偶然机会,知道黄章卖了广州唯一一套住房投资办学后,我坐不住了,我不但摒弃反对念头,还主动开导、劝说那些反对的群众。”原来一直持反对态度的那停村群众郁茂动情地告诉记者。
黄章的办学历程虽有妻子一路支持,但说到要卖掉房子投资办学时,妻子一时半会还是接受不了。为了不延误秋季的正常开学,黄章还是决定先卖掉房子。“房子卖了我们可以再买,但若因资金问题影响办学,多少‘留守儿童’又要闲逛村巷,乃至行为散漫,我于心何忍?”那恳切的言辞,还是博得了妻子的支持。
采访中,黄章告诉记者,从6月份筹建学校至秋季的正式开学,投入了200多万元。目前,拥有9个教学班520多名学生的培英学校,教职员工32人,配有保安、生活教师与专职校医。在不够三个月的时间里,扩建、改建好一个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生态区合理布局的新型学校,黄章创造了办学史上的一个神话。
与黄章一样一直关心家乡发展的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坚,获悉黄章倾心家乡教育的豪迈情怀后,几分支持,几分期许之中,更有几分关切,他为黄章分析了义务教育体制下农村办学的风险。只期家乡人才辈出的黄章,流露出的想为老百姓办一所上得起的学校,为“留守儿童”建一个家的想法,深深地感染了这位老前辈,这位老前辈欣然挥毫题书“雷州培英实验学校”,且在学校的落成庆典上,激情洋溢地寄予厚望。
这位真汉子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胆识和对家乡教育的热忱,一笔一笔地描绘着民办教育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