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家乡培养100名大学生

城事生活 湛江晚报 陈昌波 戴李春 吴智雅 浏览

小编:7年前,雷州英利镇排寮小学面临停办,陈堪炳老人自掏80万元帮学校还债。之后的六七年间,他每年都捐资助学办教育,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要为家乡培养100名大学生

  自己年逾60,一生清贫,几年来却为一间乡村小学校的办学掏出了180多万元……这是雷州一位名叫陈堪炳老人的事迹。老人的行为一直让当地政府与群众赞叹不已。

  “办学育才,回报家乡,是我毕生的心愿!也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他说,自己不图什么,只想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培养出100名大学生。

  老人家坦言,认准的路,即使荆棘丛生,也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不管别人怎么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并且要做到最好。

  痛心:教育世家不忍看到家乡小学面临停办

  陈堪炳老人家住雷州市英利镇排寮村,今年66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退休前任过英利镇财政所所长,父辈、妻子及自己都曾是人民教师,一家可谓世代从教,对教育事业素有深厚的感情。目前,他的大家庭里有17员“为人师表”。

  在2000年9月前,他资助的排寮小学因为村民比较贫困,无力修建学校,教室、校舍等都是危房,全校师生只能挤在茅棚里上课,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连续四年没人能读上高中。

  到了2000年9月,在湛江、雷州市共青团委的牵线下,香港助学团体苗圃行动援助了20万元。排寮小学虽然建起了工程总造价为90万元的一幢教学楼及教师宿舍楼,并命名为“排寮苗圃希望小学”,然而却欠下雷州市建筑工程公司建楼款80多万元(含利息款)。因此建筑工程公司每年都派人长期居住在排寮村委会追债,致使学校连续两年都不能正常上课。学校到了被迫停学的关头。

  “这使我感到痛心!特别是在2003年8月28日,英利镇小学都开始报名了,但排寮小学的校门还被封堵着,学校无法开展招生报名工作……”一生倾情教育事业的陈堪炳,了解到家乡教育陷入如此窘迫境况时这样说,“我心里很难受:一个3000多人口的村庄怎能没有教育呢?都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为何总做不到呢?即使砸锅卖铁,我也要帮助家乡办好小学校!”

  他直言,正是源于这份触痛,他才铁定心要出手帮助排寮小学。

  惊人:毅然决定,一次性帮学校还债80万元

  2003年9月份,陈堪炳老人决定一次性为排寮村委会还清建设排寮小学时所欠下的80万元债务。

  这是一个惊人之举。80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这笔数目,排寮村委会打算用3年时间向全村3100多名群众集资完成。可是,由于村民的收入低,大部分人没有经济能力缴交集资,结果几年来才集资到20多万元,仅够欠款利息,该村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偿还这笔债务……而陈堪炳一个老人表示要一次性替学校还清这笔款项,容易吗?此举当然令人吃惊。

  不过,吃惊归吃惊。

  究竟哪来那么多钱呢?陈堪炳老人说,尽管他把自己与老伴多年来的积蓄,加上在外工作的儿女常年孝敬的生活费用,凑起来还远远不够80万元。

  他还通过向同学、亲友及银行再借一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最后还从在外地经商,乐善好施,又是他的学生那里以口头“约法三章”,永不公开的形式“引资”筹够了资金,于2003年9月份替排寮小学还清了80万元欠款。

  于是,英利镇将“特别贡献奖”的称号授予老人。

  初衷:不图啥,只想为家乡培养100名大学生

  一次性替排寮小学还清80万元的债务后,更加令人赞叹的是,陈堪炳老人还继续出手,每年至少捐资10万元帮该小学搞建设,增添教学设施,改善教育环境。

  2004年,他拿出30万元帮助该小学平整、绿化校园,开辟修建操场、运动场、水泥篮球场、足球场等;2005年,他拿出20万元,帮该小学修缮改建师生宿舍,修筑学校围墙……短短六七年时间,包括一次性替学校还清的80万元债务,陈堪炳老人共为该小学前后掏出了180多万元。

  对于此举,许多人并不理解。这位老人虽已退休,与老伴一起每月享有退休金,并有子女们孝敬的生活费,但他一贯省吃俭用,过清贫生活,在镇圩住单位宿舍。回村时,因兄妹多就居住在其老母亲离世后留下的茅草房内。

  他为何对家乡的教育如此倾情?当不少人建议他何不把这些钱用来投资到办罐头厂等更有赚头时,他笑着表示,自己并不缺钱花,就算把钱用来投资生意,赚了又有什么用?他说自己出资帮助办学的初衷,不图什么,只想将来能为家乡培养出100个大学生,就心满意足了。

  英利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郁良告诉记者,陈堪炳老人1969年9月至1989年1月期间,有近20年当小学校长、初中老师的经验,因此他在热心出资帮助排寮小学办学的同时,也决定探索推行“公办民助”来搞活乡村教育。

  村支书潘谊谈到,受当地镇党委、政府及排寮村委的信任和委托,老人还全面义务“接管”排寮小学的办学任务,承担全校学生六年义务教育任务。目前,除了外籍住宿生收点水电、伙食费,其他如学杂费、住宿费等免费。也就是说,他资助办学,接管学校,根本没有什么盈利可言。

  就是因为这样,当地众多学生,连覃斗、北和、调风等镇,徐闻县等地以及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来雷州英利打工者的子女,也都被吸引来就读。

  硕果:乡村小学,生源猛增,师生做好事上万次

  昨日,记者到排寮小学采访时看到,陈堪炳在校园里修剪绿篱为花草浇水。据介绍,他与老伴到学校里干这些维护、管理的活儿时,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常常要倒贴进自己的一些退休金。平日里,他不但自己干,还带老伴及子女等家人一起来,常忙得不亦乐乎。

  排寮小学校长翟光尧称,自从陈堪炳老人热心资助办学后,排寮村的小学校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都是成倍扩大,学生人数也从原来的438人增加到现在的799人。

  村干部陈堪和跟记者罗列了六七年来的累累硕果:从2005年至2008年,4年度共有12名学生考上重点中学;2006年起,小考成绩连续位列全镇第一;学科竞赛连续3年荣获镇团体总分第一名,8位同学荣获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二三等奖;2009年有19名学生考上市重点中学;2010年有5位曾从该校毕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本科……德育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全校师生先后为患病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地震灾区等捐款三四万元,坚持做好事1万多人次。

  对于排寮村小学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陈堪炳老人给予资助办学后,雷州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极其重视、关心和支持。雷州市有关领导多次到该校慰问考察,对该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多年来,陈堪炳连续被评为湛江、雷州两市的“优秀共产党员”。

  “我们真不知如何感激啊!”,学生家长潘堪容感动地说:“若不是老人家出手资助,我们村的这所小学早就停办了,孩子们也不会有这么好、这么就近的教育环境了……”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