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工序有选草、舂草、染草、起头、织肉、织花、织角、穿边等,产品有草席、草袋、草扇、草帽等,且以草席为大宗。
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工序有选草、舂草、染草、起头、织肉、织花、织角、穿边等,产品有草席、草袋、草扇、草帽等,且以草席为大宗。《海康县续志》记载:“蒲草……拔起晒干,男女手织,大者曰席,小者曰苞。商人运售香港澳门及外洋各埠”。雷州蒲织具有手工、实用、环保等特点,渊源久远,区域性强,流布区域覆盖整个雷州半岛。
1000亩蒲草蔚为壮观
近日,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记者一行驱车直达沈塘镇平余村。
已经压好可以用于编织的蒲草。
记者在不少户人家的屋外看到,靠墙的地方堆放了一个个长方体的小钢架。小钢架用细钢条焊接而成,手工精细。
“这些小钢架全部是织篮子用的框架。”同行的镇领导如是介绍。在每家每户的大厅里,都会见到几个妇女坐在地上编织,有用钩子在没编织好的席子穿针,也有用蒲草条往钢架上编织。记者还看到,不少人家的屋子里有不少编好的各种规格的半成品以及各种形状的做篮子用的木质模型。
据介绍,雷州市的蒲织手工业非常发达,目前开发了好几百种手工艺品,如各种款式的小箩筐、草席、手袋、纸盒、文件夹等生活用品。其中,沈塘镇被誉为“蒲织之乡”。
沈塘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东北部,是半山坑半洋田地区。这里蒲草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蒲织之乡”之称,蒲织业是这里传统的手工业,这里的蒲织品工艺精致。村里现有5000多亩蒲草,从事蒲草编织的人数达1.5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0%,年产值2000多万元。
近几年,该镇蒲织业发展迅速,产品开发出现良好势头,并从床上用品向日常用品发展,式样新颖,如鞋、扇、垫、篮等环保型实用工艺品,富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业各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而蒲草种植面积最大、手工业最发达的就是沈塘镇平余村,雷州的蒲织手工业最早也是从沈塘镇平余村发展而来的。据平余村委会副书记、副主任莫昌强介绍,目前平余村里种植的蒲草约有1000亩。
平余村委会下辖平余1个自然村,平余村是雷州市革命老区村庄。平余村良田广,地势平坦,非常适合种植喜水的蒲草。据相关资料介绍,蒲草对温度要求不算太严,在温带或者暖温带土壤松软的地方便可生长。
每年六七月,是种植蒲草的最佳时期,年底就可以收割。水分越充足的地方,蒲草就生长得更好。据介绍,每年12月大丰收之际,平均每亩蒲草收入一般有四五千元,收成好的则可达六七千元。“村里地形比较平坦,没有山坡也没有高岭,而且泥土是黏土,非常适合种植蒲草。”莫主任介绍道。
家家户户织蒲草
解放前,平余村就开始种植蒲草了,当地居民利用闲置的农田种植蒲草,并以蒲草手工业为主业,家家户户都懂得织蒲席这项手工艺,有的妇女专业织席,小孩放学后和节假日里也帮忙织蒲席。
村民在编草席。
村民织的蒲席规格多样,颜色多种,彩色席有图案也有文字,规格不一。这些席子不但留给自己用,而且还运到集市上出售。农户早早就用车载着几天来织好的蒲席,到镇上的市场让客商挑选。村民靠织席换钱,买回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渐渐地,村里蒲织手工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从1999年开始,莫昌强开始尝试用蒲草编织其他手工艺品,用蒲草编制的手工艺品易带、轻便,深受欢迎。此后,更带动了全村人编织蒲草手工艺品,手工艺品生意逐步走向市场。
据莫昌强介绍,这些编织成如篮子、收纳盒、书架等手工艺品在国外深受欢迎,村民们也从外面接业务到村里做。平余村约有800户人家,村里接到老板的订单后,家家户户就着手编织所需的手工艺品,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里不管男孩女孩,都会这门手艺,不过现在织席子或者其他工艺品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了,年轻的孩子虽然也懂得织,但是他们都读书去了,很少有年轻人织了。”平余村的周阿姨10岁左右就开始跟着家人学蒲织手工艺,一织就是几十年。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屋里专心编织草席,灵巧的双手在织了一半的草席上忙碌着。再一看她所编好的草席,做工非常细致。
周阿姨说,现在村里还在从事蒲织手工业的大多是妇女,而且年纪也跟她差不多,或者比她还要大。但说到这门手艺是否有自己的传承人时,周阿姨也回答不上来。
周阿姨还告诉记者,村里流行着一首民谣:“做席人儿,做辛苦;手指勾席,裤坐烂;天亮做到天黑,鸡啼起床又来做……”这首歌谣也是有故事的。“以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家家户户小到4岁左右,大的7岁,都学着织草席、篮子之类的工艺品,早上很早就起来开始编织席子,裤子磨破了补好再织,织好后再拿到市场上卖,帮补家庭。这首歌谣正好唱出了编席人儿的心声。”她说,那时编席人在编席子的时候都会哼唱这首歌谣。
而现在,村里从事蒲织手工业的大多是妇女,男性大多出去打工,而孩子们也不用帮补家计,能够专心读书了,这首歌谣就只剩村里的老人会唱了。
元代雷州引进蒲草种植
雷州先民编织并使用蒲织品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对雷州蒲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常见的为大籽草,乃元顺帝时泉州商人自锡兰引进,有植株高,纤维坚韧等优点,是雷州蒲织的首选原料。元代时引种高产“大籽草”获得成功,更为雷州蒲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明清两代,蒲织品已成为雷州大宗出口货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雷州蒲织发展的高峰期,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草席、草袋、提篮、草帽、草扇等近2000万件。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雷州蒲织有三大创新。一是流行“穿边”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织边”技艺,生产出美观整洁的“穿边”床席;二是发明了“煮染”技术,利用素、绿、红三色草料编织出“三角纹”、“棱形纹”组合图案的“色席”;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设计出“水波纹”、“城墙纹”、“回”字纹及“汉字”编织技术,催生了“花席”品牌。
美丽的蒲草田。
雷州蒲织工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雷”字号风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社会传承。1967年是雷州市(海康县)蒲织业的高峰期,蒲草种植面积近6万亩,从业人员达10万人,出口蒲苞190万张,草席13万张。它的发展历程与雷州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已融入了雷州族群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中,成为雷州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雷州族群正是凭着这一手艺谋生养家,甚至远渡重洋,经商贸易,对我国南部沿海及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