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早就听说,在雷州市调风镇有口神奇的山泉叫英央大泉。据初步考证,此泉是雷州半岛目前最大流量的泉眼,常年供应下游近3000亩农田。
早就听说,在雷州市调风镇有口神奇的山泉叫英央大泉。据初步考证,此泉是雷州半岛目前最大流量的泉眼,常年供应下游近3000亩农田。
英央大泉的神奇在于历经千百年来,无论是干旱雨涝,无论是酷暑严寒,始终保持一样的流量,一样的温度。而该泉眼看是无源之水却能经久不息,或许这里隐藏着地下河流,但直到今天仍没有人破解这个谜。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调风镇探寻个中奇趣,与这口大泉“零接触”。
1 神奇的大泉猜不透的谜
尽管老天下着毛毛雨,但我们依然心情兴奋,车子开出雷城,沿207国道海南方向进发。大约30公里的车程后,我们在龙门境金星路口左转,再顺着省道南前线前行13公里。靠右,就是英央队路口,友人彭达皓、陈桥明已经在那里热情等候。按生产队的指示牌我们继续往前行,一路满眼都是甘蔗林的苍绿。行进4公里后,我们很快来到了英央生产队的所在地。
据友人介绍,这带甘蔗林是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停车后,我们在英央生产队党支书司徒广厚的带领下,沿着山路徒步大概300米,去探寻英央大泉的真面目。
踩着泥路往山脚走,顺着潺潺泉响,我们终于找到了掩蔽在灌木丛下的泉眼。“哇!水好清!”见到一处泉眼,清澈见底,大家不约而同惊叹起来。循路慢看,泉流“兵分两路”成左右“两溪”,尽管相差甚近,茂竹成林明显地隔成两处“独立空间”,一深池一浅窝。支书司徒告诉记者,这是当年生产队为方便男女队员分浴而特地“划开”的,还围了小浴池,一度广受欢迎。
泉眼周围,丛灌密布植被,绿树成林空气新鲜。“而这泉貌似无源,却终年不息流量又大,实在叫人捉摸不透。”已经有20多年守山经历的符融老伯说,他跟妻子一直居住这里,房子就建在泉眼数十米位置斜上方,爱泉护泉是他人生里的一大幸事。
他还谈到,前两年,曾有广东省地质局人员前来探测,测定水的温度为20度,水的流量每秒达到1立方米,认为是雷州半岛目前最大流量的泉眼。后来,也曾有北京水质专家对泉水取样分析,认为该泉水的水质较好,适合开发天然浴场和矿泉水。
来到泉边,泉冒如同珠玑在翻滚,袅袅升腾!泉珠晶莹剔透,光亮处脉脉含情!哗哗声响,潺潺歌唱。记者掬起一口口甘露,感受这神奇的大泉带来的快乐时光!
我们沿着泉流继续前进,突然眼前一亮,心间豁然开朗起来。就在下游处,全是绿油油一片的西洋菜,青翠欲滴。菜主符融称,他家在泉水下游种了多亩西洋菜,从来不用施肥喷药,也没有其他管理,但却出奇地生长得很旺盛,是令人口馋的“生态菜”。吃到该菜的人也绝对赞不绝口。
据介绍,泉水下游当地农民所种的稻谷,以及养的水库鱼也相当好吃。故该泉水又被当地称为“神仙水”。这神奇的大泉,虽然至今仍末被开发,但春暖夏凉尤其周末来这里游玩、泡泉水的游人,甚至每天过来取泉水回家饮用的村民都络绎不绝。
2 山泉几多旧事 趣谈岁月不舍
司徒支书告诉记者,这带附近有大林角、木森寮、西公寮3条自然村,约2000多人。而英央生产队住有近百人,负责种植管理2200亩甘蔗和400多亩菠萝。当年,队员大多是渡琼作战后在这里“就地转业”留下来垦荒的,团结和气。多年来,队里接上铁管,通过离心泵直接取用这里的泉水,大伙都说口感不错。
已是午饭时分,司徒支书非常热情地交代队里的职工兄弟宰了一只他们自己养的土鸭,以一顿丰盛的“农家菜”款待我们。大家围在饭桌前,只见煤气炉上的菜煲热汤滚滚,司徒支书将预先洗好的西洋菜往里面一放,汤沸菜熟,香气阵阵。端上台来,盛满一小碗,含香送到嘴边,清脆爽口!够好吃。
“呵呵,大家放心吃,这道菜绝对没有‘地沟油’!”餐间,司徒支书还如是调侃。大家哈哈一笑,忽想——确实,用泉水种菜,用泉水煲汤,难得如此色香味甘,难得如此罕见的“原生态”!
支书司徒广厚祖籍江门开平,父辈早在1952年的就留在这块热土奉献青春。司徒广厚长大成人也光荣“接过班”,耕耘奋斗。他说,1993年前,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听到山泉哗哗作响。有时也在猜测,这泉眼是不是有“地下河”供水?
据了解,离此地4公里有座“雷州第一岭”石卯岭。严格来说,可以推翻坊间流传的“该泉眼上无高山,近无河流”的说法,但也尚未得到证实。
他指出,这些泉流汇聚起来后,分流入田,保障了下游生产灌溉,余水再“转入”附近的小型水库储蓄起来,以备调用。尽管天旱季节,出于农需急用考虑,他们的生产队也很少截取挤用这泉流,自流多少用多少。只在2001年,经过与村民代表协商,他们在半山腰开挖了一口200米深水井,可在80米深水位时就足够供应了。
木森尞村村民程辉说,解放前这带深林常有老虎出没,因村民在别处取水饮用后多人出现肚肿异况,身体欠佳。于是,大家还是设法到这里的泉眼取水,“与虎共舞”同饮山泉,“和谐” 相处,度过一段好不平凡的日子。
3 山泉古树相依 村民齐心护树
村民反映,这口山泉的源远流长,得益于调风镇后降村委会木森寮村村民数十年来悉心保护100多亩古树林,曾有媒体以《再穷也不卖古树》为题做过报道。
“守山人”符融说,这泉村民也称为“沟头泉”,是下游3000多亩洋田的“母乳”。为了保护原生态和山泉,村中规定在沟头山周边不能种植短期作物,即使是种植桉树,也不能使用机耕。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巡山,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制止。
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为了保护泉眼周边的水土,村民就在山上修建了环山的排涝沟,疏导排洪。任何对山泉水有影响的机器都不能使用。由于生态保护得好,这山泉从来没有干涸过,冬暖夏凉。
2008年,周围农场在离泉眼不远的地方准备再钻挖一口深水井,村民立即向雷州市地质部门报告,地质人员赶赴现场制止了。
记者注意到,流连于泉泉相隔的参天古树丛间,郁郁葱葱,格外令人心旷神怡。眼皮底下,樟树、榕树、朴树、蟾蜍树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树龄达一二百年的随处可见,其中不少是珍贵的树木。符融称,数十年来村民悉心保护这100多亩的古树林,很多树贩子想来买树,但都遭到村民拒绝。
“砍伐一棵树,都要经过全村村民投票通过。但实际上他们没有卖过一棵古树。”2008年村中修建硬底化环村村道,资金紧张,个别村民提出:能不能卖几棵树筹集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后来经过表决,村民还是不同意。
◆知多D
探寻英央大泉线路
路线1:起点为雷州城,沿207国道海南方向——金星路口(约30公里,207国道左转)——顺省道南前线(入路)——英央队路口(约13公里,靠右)——英央生产队所在地(按指示牌续行4公里)——英央大泉(徒步300米)。
路线2:起点为海南、徐闻,沿207国道湛江方向,在雷州市英利镇圩折入取道调风镇方向,经木森寮村口,后在英央生产队所在地下车,徒步进入。
路线3:湛江“驴友”可在湛徐高速到雷州城后按路线1即可,或经湛徐高速龙门出口下车,4公里车程返回龙门镇圩,再沿207国道湛江方向在金星路口右转,按路线1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