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苏楼巷位于雷州市雷城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堂右侧,与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伏波祠毗邻。
苏楼巷位于雷州市雷城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堂右侧,与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伏波祠毗邻。
东坡井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嘉佑二年(1057年)与兄苏轼同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因反对起用变法派人士,被贬雷州。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四川眉山县人。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复起,被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由惠州再贬琼,是年六月途经雷州城,与胞弟苏辙相会。
东坡井
宋苏辙贬雷州,苏轼亦谪儋县,同为贬官。被贬县官禁住官舍,只好租住民房,但民房又没人敢出租,苏辙处境十分尴尬、艰难。时郡民吴国鑑甚是敬慕翰林学士,遂在南门外择一小块地修建一小屋,供他居住。苏辙与胞兄在雷州相会,就是居住于此。靖康元年(1126年),海康知县余淳礼出自对苏氏昆仲的景慕,买他们居住过的前边隙地,建“遗直轩”,绘“二苏”像于轩,供人瞻仰。宝庆年间(1225~1227年),知军事时即在此地建楼纪念二苏。嘉庆年间(1237~1240年)知军事薛直夫复修楼为祠。咸淳八年(1272年),知军事陈大震迁此楼于西湖与寇公祠对峙,元末废。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府王秉良在旧址建起苏公楼,刻“二苏”诗词于四周墙壁上,后废。
相传苏辙住进吴国鑑的私人住宅,感慨之余,曾作《寓居二首东楼》寄苏轼:
其一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海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青松长棘茨。
谁道芧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其二
月从海上涌金盆,直入东楼照病身。
久已无心问南北,时能闭目待仪麟。
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物新。
归去有时无定在,漫随俚俗共欣欣。
苏轼也步其韵以和:
其一
十口南迁未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世人不愤频回首,坐客相谐一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芧茨。
华严未读河沙谒,偃仰明窗手自披。
其二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罔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苏轼在雷州的时间不长,一月有余便告别胞弟苏辙前往琼州。苏辙在雷州的时间约为二年,于元符二年(1099年)赴任循州。
苏公楼其后又易地改建苏公祠,几经兴废,现在雷州西湖公园湖心尚存有苏公亭。
先贤苏轼、苏辙先后离开雷州,但他们在雷州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高大形象。苏公楼或修或毁,历尽沧桑,而雷州人民怀念苏氏之情,未尝改变。雷州人民为了纪念苏轼、苏辙,把他们居住过的这一带定名为苏楼巷。苏楼巷因此得名。
苏楼巷
苏楼巷石额原镶嵌于苏楼巷西前角,现在存于雷州市博物馆。据资料记载,苏楼巷还保存有“东坡井”,但笔者找访时,咨询了好几户人家,都不知道东坡井是否存在或者在哪个位置,不意,就要离开苏楼巷时,在一偏僻的角落里发现了东坡井。东坡井至今仍为雷城百姓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