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我们在新闻媒体或电视剧节目里曾看到过关于古代坟墓被盗事件,想不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蜚声文坛和科苑的语言学家、天文学家、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和医学家的雷州先贤陈昌齐,其墓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逃不过盗墓贼的魔掌,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
9月26日,雷州市新闻中心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雷州先贤陈昌齐(号观楼)家乡调风镇南田村老村长陈妃保,他给笔者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昌齐公的坟墓惨遭魔掌,被人挖掉了。笔者震惊、愤怒后立即随他驱车直往现场。
墓地现场:被挖了两个能容下人的大洞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 ,笔者来到了陈昌齐墓场,这是一座土丘墓,周边杂草丛生,外围是一片甘蔗林。在其旁边竖着1992年海康县人民政府所立"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在这位如同卫士般的石碑的护卫下,陈昌齐墓还是惨遭毒手。在其左右两侧各被挖了一个能容人下去的大洞,但洞周围还有大堆黄土、砂砾堆积,正是盗墓者留下的痕迹。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大洞虽已填回,但下塌的泥土又现出洞形。陈妃保告诉笔者,墓周围原有栏杆,墓后原有碑亭,墓前原有石狮,"文革"已被毁,墓也遭到一定的破坏。
以寻宗认祖为由,曾有人打听墓地情况
8月21日,调风镇南田村老村长陈妃保的家来了一位30岁左右、高约1.7米的不速之客,他是乘坐松竹镇一位方姓的摩托车来的,用普通话自称是陈昌齐公裔孙,名叫陈巴尔,现居广西南宁市,几经周折,寻宗认祖终于回到家乡,希望陈妃保叔叔能带他到陈昌齐公墓园拜祭一番。陈妃保现年已70多岁,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陈昌齐公有裔孙在广西,半信半疑便至电在雷城工作的陈昌齐公有裔孙陈一词。陈一词通经过多方面分析判断其中有诈,在电话中嘱咐他不要上当。陈妃保便想方设法把他搪塞过去。死不甘心的他于8月24日又从金星农场乘坐一位陈姓的摩托车再次来到陈妃保的家,这次他买来了一些水果,给人一种诚恳的感觉。他说,如果找不到陈昌齐公的墓,就是其他先祖的也行,没有办法,陈妃保只好把他带到村附近的一祖墓让他拜祭一番,了其心愿。后来笔者从陈姓的摩托车主口中得知,在一周前,停在金星农场一辆白色小轿车上有3个人,一位自己称是陈昌齐公的裔孙从小车走下后,便要求搭他的摩托车到附近的某某坡寻找陈昌齐公的墓,说如果能找到,便会得到数百元的报醋。由于找不到,最后只给了他几十元。到南田已是第二次乘搭他的车了。
8月26日中午,调风鎮一位林姓的摩托车主遇到陈妃保,告知当天上午曾有一位自称是陈昌齐公的裔孙乘搭他的车到收获农场某某坡寻找陈昌齐公的墓,半途还打听起陈昌齐的老弟及王定久、丁宗洛的墓地。陈妃保立即把情况反映给陈一词。陈一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便要求村里的兄弟们加强防范。8月27日他们到现场巡查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在9月3日便发现坟墓被挖了两个窟窿。接报后调风镇政府及公安、文化部门都前往现场查看,现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
公安、文化部门:文物保护不容乐观
据报道,当前,全球文物收藏量达万件以上的文物商有3000人左右。这些不同国籍的大老板,控制着一个复杂而严密的文物交易网络。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受暴利驱动,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倒卖、走私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盗掘古墓葬犯罪有所抬头。国家文物局透露:据这几十年来的初步统计,中国光是被盗的古墓就有20万座左右。公安部刑事侦查部门用“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来概括当前我国的文物安全形势。
就陈昌齐墓被破坏问题,笔者采访了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牧野局长,他说,眼前此案已移交公安部门侦查。就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牧野表示,由于群众对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市财政在这方面投入有限,加上许多文物在偏僻地方,文物保护难度加大,如果单靠文物保位对文物进行管理和保护,那如同杯水车薪。
相关链接:
陈昌齐 字宾臣,号观楼,又署"瞰荔居士"。海康县调风镇南田村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道和河南道监察御史、兵部和刑部给事中、浙江温州兵备道等职,告老还乡,先后在雷阳、粤秀书院主讲。嘉庆25年(1820年)冬逝世。
陈昌齐学问渊博,著作等身,既是乾嘉年间考古、语言、文学的大师,又是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他勘校了《永乐大典》,编校了《四库全书》,编纂了《海康县志》、《雷州府志》、《广东通志》,著有诗文结集《赐书堂集》、书法论述《临池琐语》,其它科学著作有《天学脞说》、《测天约术》、《天学纂要》、《地理书钞》。
他为官公正廉明。任刑科给事中时,纠正不少冤假案;他任温处兵备道时,德椤泰侯爷为防范海盗,禁止渔民出海打鱼,他敢于为民请命,同侯爷据理力争,使其收回成命。他为官两袖清风,到死时还将自己的清白引以为荣。他为人刚直不阿,不走显贵之门,坚决抵制当朝宰相于敏中、和珅等当权派的拉拢收买。他善于息事宁人,排难解纷。他入京为官后,远闻老家和邻村禄切结怨,即致书告诫家乡父老:"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使两村消除怨恨世仇,和睦相处。这一至理名言至今为后人所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