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农技人员为留守妇女讲授种植技术。 戴李春摄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近年来,雷州全面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以提高
农技人员为留守妇女讲授种植技术。 戴李春摄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近年来,雷州全面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以提高妇女素质为主线,以农村留守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扎实开展留守妇女科技培训工作,农村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科技致富意识明显增强,一批科技女能人先后涌现出来,并率先进入致富行列。
立足实际建阵地
随着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的加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如何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发展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雷州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留守妇女“提素工程”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 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提高女性参与经济的能力。以全市农村妇女学校为载体,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培训。据统计,该市现有农村妇女学校383间,学员3.1万人,每年举办培训班800多次,参加学习的农村留守妇女5万多人次。
注重科技抓培训
为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科技素质,雷州充分利用科技直通车、市镇“科技服务队”的技术优势和科学、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有利时机对全市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该市去年组织科技人员、农科专家送“科技下乡”52场次,受益的妇女1万多人。通过培训,留守妇女们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近40%的农村留守妇女掌握了1至2门适用技术。接受多渠道教育后的妇女们如虎添翼。乌石镇镇西村,过去渔家男人出海,女人在家。渔家女由于一无文化技术,二要持家务。不能外出打工。大多闲散在家,一些人无所事事,不是聚集坐巷闲扯,就是吃饱围方城,终日酣战。为帮助这些留守妇女提升素质、实现就业,该市积极引导留守妇女参加自主创业等各类技能培训,并通过邀请湛江、雷州教授专家给留守妇女传授海水养殖技术和水产加工技术,不少留守妇女掌握了贝、鱼、虾等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实现了留守妇女的漂亮“转身”。全村有20多人进湛江国联打工,10多人到雷州珠联工作。还有40多人参加村扇贝养殖,10多人上鱼排做工。村民庞燕过去单靠老公小艇出海打鱼,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经过参加妇女学校学习和培训,她到湛江某冷冻厂工作,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经过几年努力,她新建了楼房,添置了家具,生活过得十分滋润。
培植典型促发展
在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中,雷州涌现出一大批依靠科技致富的重点村和女能人。东里镇西坡村委会妇女郑华英,通过参加农技养殖培训后,掌握了一套科学养虾技术,承包虾池70多亩。通过近几年的勤劳拼搏,郑华英固定资产达到一百多万元。龙门镇公树村委会妇女纪惠连大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率先种植甘蔗优良品种,并实行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生产。采用薄膜覆盖种植,喷灌浇水的生产方式,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来,她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至目前,她每年种植甘蔗150多亩,年纯收入达20万元。在她的带动下,该村群众纷纷改种、扩种良种甘蔗,推广科学种植,促进了该村甘蔗生产,使该村成为龙门镇最大的良种甘蔗种植基地。南兴镇妇女参加农技培训后,抓住机遇在“雷州粮仓”的东西洋利用冬闲田创建“巾帼北运菜示范基地”200亩,该镇花桥村妇女吴华,承包土地达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10多亩,小南瓜40多亩,水稻10多亩,去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的妇女群众种植北运菜2.8万亩,使洋田地区从原来的“稻——稻”两造改为“稻——稻——菜”三造,每户农民增加收入一年达1000元以上。